首页 > 技术 > 电气 > 继电保护 > 正文

各种继电保护优缺点对比

2022-06-23 17:21:31 来源:网络

1 距离保护优缺点

优点是灵敏度高,能保证故障线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有选择地切除故障,且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形式的影响。其缺点是当保护突然失去交流电压时,将引起保护误动作。因为阻抗保护是当测量到的阻抗值等于或小于整定阻抗值时就动作,如电压突然消失,保护就会误动作,为此要采取相应措施。

2 电流保护与距离保护区别,优缺点是什么?

电流保护呢,原理比较简单,就是电流值达到一定的程度,保护装置就动作了,经过一定时限或者零时限,跳开断路器,切开故障点。一般用在10kV以下的线路保护或一些用户变压器上。主要有速断保护和过流保护两种,有的配了有零序CT的,也配零序电流保护。

优点:原理简单、接线简单,成本低。

缺点:太简单,无闭锁量,只能用在10kV以下场合。

距离保护是指利用阻抗元件来反应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原理比较复制,一般用在110kV以上的线路保护上。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或阻抗),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该装置的主要元件为距离(阻抗)继电器,它可根据其端子上所加的电压和电流测知保护安装处至短路点间的阻抗值,此阻抗称为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近时,其测量阻抗小,动作时间短;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远时,其测量阻抗增大,动作时间增长,这样就保证了保护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选择性,这是和普通电流保护的很大分别,一般的电流保护,有电流就跳了) 用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阻抗)构成的继电保护,又称阻抗保护,阻抗元件的阻抗值是接入该元件的电压与 距离保护电流的比值:U/I=Z,也就是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因线路的阻抗值与距离成正比,所以叫距离保护或阻抗保护。距离保护分为接地距离保护和相间距离保护等。

距离保护分的动作行为反映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距离的远近。与电流保护和电压保护相比,距离保护的性能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小。

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近时,其量测阻抗小,动作时间短;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远时,其量测阻抗大,动作时间就增长,这样保证了保护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 (t)与保护安装处至短路点距离(l)的关系t=f(l),称为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为了满足继电保护速动性、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目前广泛采用具有三段动作范围的时限特性。三段分别称为距离保护的Ⅰ、Ⅱ、Ⅲ段,它们分别与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及过电流保护相对应。   

距离保护的第Ⅰ段是瞬时动作的,它的保护范围为本线路全长的80~85%;第Ⅱ段与限时电流速断相似,它的保护范围应不超出下一条线路距离第Ⅰ段的保护范围,并带有高出一个△t的时限以保证动作的选择性;第Ⅲ段与过电流保护相似,其起动阻抗按躲开正常运行时的负荷参量来选择,动作时限比保护范围内其他各保护的最大动作时限高出一个△t。

3 电力系统方向性电流保护为什么有死区?死区由什么决定?

传统的功率方向元件存在死区。传统的功率方向元件,或称为功率方向继电器,利用线电压和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来判断故障方向,而在保护出口发生三相金属性短路时,输入保护的线电压为0,无法进行相位比较,所以存在死区。目前保护中的方向元件大多数为故障分量方向元件,不存在死区问题。

4 距离保护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优点有:Ⅰ、Ⅱ段能在任何形状的多电源网络中保证选择性,比电流电压保护的灵敏度高。其中,Ⅰ段的保护范围不受运行方式的影响,Ⅱ、Ⅲ段虽然受影响、但仍优于电流电压保护。

缺点是:不能实现全线速动,装置本身元件多可靠性较低、接线复杂维护较难。

对不要求全线速动的线路,可作为主保护,否则,可作为相间或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

5 距离保护优缺点

1)、灵敏度很高

2)、保护范围稳定

3)、可以实现全线速动

4)、不能作为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