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电气 > 供配电网 > 正文

行业观察丨配电网是"三型两网"建设主战场

2019-04-23 16:20:05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作者: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韩丰

“三型两网”建设要求加快推进配电网高质量发展

“三型两网”建设,“两网”既是基础,也是手段。经过多年建设改造,公司配电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2017年底,110千伏及以下变(配)电容量28.6亿千伏安,10~110千伏线路长度442万公里,分别为2010年的2.2倍、1.5倍;城、农网供电可靠率分别为99.948%、99.874%,与2010年相比年户均停电时间分别缩短3.7小时、13小时。随着“三型两网”建设内容的逐步明确,对照建设运营好“两网”的目标任务要求,公司配电网客观上还存在短板和不足,迫切需要加快推进配电网高质量发展。

配电网是坚强智能电网的主要薄弱环节。公司自2007年实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目标以来,经过10多年的发展建设,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网网架日趋完善,安全稳定水平显著增强,我国是世界大国中少数几个没有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的国家。与之相比,配电网仍显薄弱,发展相对滞后。在供电能力方面,设备重过载未完全消除,“卡脖子”问题大量存在;部分地区设备轻载问题较突出,资产利用率有待提高。p'在电网结构方面,高压配电网供电安全水平不高,B类及以上供电区域N-1通过率未达到100%;中压配电网目标网架引领不够,分段和联络点设置不合理,线路截面不匹配矛盾突出。在装备水平方面,配电设备生产厂家众多,执行标准不一致,通用性差、互换性差;部分设备选型不能满足长远发展要求,一次容量预留不足、二次扩展需求考虑不充分。在配电自动化方面,目前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区开展,规模效应尚未体现,实用化水平不高;信息安全问题相对突出,安全防护体系不够完善。

配电网是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攻坚领域。与输电网不同,配电网工程规模小、建设周期短、受外界影响因素大,因此公司精益化管理主要体现在配电网环节上。长期以来,公司配电网管理相对粗放,大拆大建、频繁改造时有发生。要扭转上述局面,必须以需求为导向,立足配电网数据收集、信息传输、智能分析各环节的关键问题,找准制约瓶颈,夯实量化决策的工作基础。这也是以数据流为核心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建设过程中所需重点解决的内容。在配电智能终端方面,由于传统配电网规划对通信、二次及信息化等专项缺乏全面统筹,各专业配电侧感知终端建设思路、标准未完全统一,致使配电网存在大量的感知空白,终端采集监测覆盖不足,且采集频度和在线率较低,智能化水平不高,实时性难以保障。在配电通信网方面,随着各类终端接入需求不断增多,交互数据量增大,对通信的需求明显增加,受制于通信接入网覆盖深度不够、带宽不足,大量分布分散的智能终端和用户终端连接困难,打通通信“最后一公里”势在必行。相比而言,公司骨干通信网已基本覆盖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在配电网与用户交互方面,现有配电网量测体系大多仅监测配电网自身设备,量测范围未扩展至用户端,配电侧与用电侧信息交互不畅,导致信息不完整,存在数据孤岛现象,且各应用系统间缺乏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无法支持配电网全景观测,诸多配电网主动控制功能也难以实现。另外,各类终端设备使用规约不统一,通常考虑为面向过程设计,与配电网很难做到即插即用、友好互动。在配电网大数据管理方面,专业壁垒凸显,“营配调规”数据信息未能有效贯通,与一次采集或录入、共享共用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同时,配电网中设备种类、数量众多,数据台账复杂繁琐,信息系统未能做到全面覆盖,目前还存在大量的数据空白,且缺少数据分析和挖掘的高效智能方法,限制了配电网数据内在价值的充分发挥。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