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热工自动化 > 仪器仪表 > 正文

新型Rogowski线圈分裂铁芯电流传感器:RT系列

2011-04-24 14:53:29 来源:

  引言

   

  监测用电量已经成为工业和商业领域内管理电力装置的关键要素,例如制造厂、数据中心、食品加工业、零售业、医疗或教育机构。LEM在3年前向市场推出了Wi-LEM系统,该系统采用无线辅助计量组件EMN,等间隔动态测量用电情况(照明、 HVAC、电机、加热设备等)。当初看来其测量范围足够宽,计量范围达100A。然而很快就发现,这个测量范围远远不能满足工业或高负荷用电领域的测量需求,能量监测通常从测量能量输入端的总消耗着手-这需要高达2000A的量程,而当初开发时忽略了这一点。

  

  因而,LEM开发出了适用于这些EMN装置的RT系列电流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在安装灵活性方面,与较低测量范围的开口铁芯电流互感器相当,但是测量精度却能达到辅助计量领域需要的1级精度。Rogowski线圈很久以前就因安装方便而闻名,只要克服了它的主要缺陷——对环路内导体位置的敏感性所导致的误差,它就能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RT系列Rogowski线圈电流传感器

     

  从理论到实践

    

  在这里先简单说明一下Rogowski线圈的原理(“Die Messung der magnetischen Spannung”,Archiv für Elektrotechnik,1912)。Rogowski线圈是一种自闭式线圈绕组,和任何螺旋形电流强度互感器一样缠绕在待测导体上,唯一却重要的区别是它没有磁芯。这种线圈仍然采用了安培定律,不过方程式略有不同,因为我们发现传感器输出端的电压并不是与初级电流成正比,而是与它的导数成正比:U= M*di/dt。M是初级导体与线圈之间的互感系数,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初级和次级环路之间的耦合情况。基于这个原理获取良好精度的难度在于,该方程式的简化解析表达式假定线圈绝对对称(M必须恒定)。而实际上这种情况绝无可能,我们将通过分析导致M成为变量的3个关键因素来进行说明。

   

  ·匝数密度:线圈绕组必须绝对均匀以确保绕组密度完全一致。匝数不等距导致结构不对称,即导致互感系数M随初级导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产生了源于待测电缆或母线位置的实际误差,对于匝数密度不同于平均分布值的线圈段,导体与其距离越小,这种误差就越大。

   

  ·线圈横截面:与匝数密度一样,如果缠绕在导体上的整个线圈的横截面不一致,则互感系数M也将不恒定,导体位置变化同样会产生误差。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横截面明显不同于平均分布值的线圈段,导体与其距离越小,这种误差就越大。

   

  线圈卡环:柔性Rogowski线圈的主要优势是,它能提供无需电气连接的末端,反馈信号通过线圈内回绕的金属丝传回。而这正是线圈绕组内不连续所致的不对称的主要原因,进而影响匝数密度,因为理论上需要线圈绝对连续和均质。这是尤为关键的因素,产生的误差也最大。

  

  实际数据:

   

  截止目前,Rogowski线圈提供的最佳位置误差为2%。除此以外,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存在局限性,它不包括环路内某些区域的导体,尤其是卡环前端闭合处。实际上这可能非常致命,它导致卡环前端附近的误差约达6%。因此,很容易理解能源计量设备制造商总是避免采用这种技术。然而,LEM认识到这种技术对于能源测量的可用价值,但是关键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制造出最低位置误差小于 0.75%的线圈。事实上,要开发出1级能量计,就得实现整个测量链的整体精度高于1%,测量链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及信号处理。

    

    

  环路内导体位置导致的测量误差:传统Rogowski线圈对比LEM RT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