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火力发电 > 供热 > 正文

关于供热系统计量收费的几个技术问题(1)

2008-08-12 11:32:00 来源:
摘要:为适应供热系统的计量收费,本文对系统流量与散热量的关系、单双管的比较与改造、压差调节器的使用范围、新的水力计算方法以及系统循环流量的变流量调节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供热系统 计量收费 遗传算法

供热系统计热量收费势在必行。然而由于社会、管理等因素,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碰到不少必须解决的难题。但就基础工作而言,我认为就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取得同行的共识,更具重要意义。因此计量收费,应建立在高技术含量的基础之上。这里,我想就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技术问题,谈一些看法,以便求得深入讨论。 一、系统流量变化对室温的影响

供热系统按热量收费,前提条件是供热效果要优于按面积收费的情形。理想状况应该是室温能按用户要求灵活进行调节。这里提出了一个理论问题:即要想达到用户不同的室温要求,系统流量应该在多大的范围内变化?当室内无人时,一般要求值班采暖,此时室温在6~8℃之间,那么这时系统流量减小到最小,其数值是多少?再如在单管顺流系统上,改装跨越管后,由于跨越管的分流,进入散热器的流量减少,此时室温如何变化?要回答这类问题,就必需研究系统流量变化对室温的影响。亦即要研究系统水力工况对热力工况的影响。

一般而言,对系统供热、散热器散热、建筑物耗热建立如下6个联立方程:

Q n = W s (t g-t h)    (1)

Q n = ε n W s (t g-t n)    (2)

Q n = q v (t n -t w)    (3)

   (4)

   (5)

   (6)

式中Qn--供热系统的供热量,散热量,耗热量(W/h);

tg--供热系统的供水温度(℃)

t h--供热系统的回水温度(℃)

W s--供热系统的流量热当量(KJ/h·℃),可视为流量的函数;

ε n--供热系统的有效系数,无量纲,为0~1.0之间的数值;

ωn--供热系统工况系数,无量纲;

t n--用户室内温度(℃)

tω--室外温度(℃)

上式中带角码'′'的为相应参数的设计值; 为运行参数、设计参数之比值。

K′--散热器设计状态传热系数(KJ/m2 h℃)

F--散热器散热面积(m2);

t′0--供热系统设计供、回水温度的平均值(℃);

B--散热器传热指数,一般0.17~0.37。

上述前5个独立的联立方程中,有7个未知数,即Q n,t g,t h,t n,W s,ε n,ωn,其中通常视W s(流量)为已知(室外温度tω为已知),当分别给定Q n,t g,即可解出其它参数,进而获得系统流量与用户室温之间的关系。

为了便于编程,上机计算,上述5个联立方程可以进一步简化为如下矩阵方程:

Ta =[A0[G] A0T - Ai n[G]H·A0]-1 Ai n[G]W (7)

式中 Ta--供热系统节点温度向量;

G--系统支路流量矩阵;

A0、Ai n--分别为系统流出、流入关联矩阵;

H、W--分别表示系统不同热部件特性的系数矩阵,主要反映热源、管道、换热器、散热器等不同热部件中εn

ωn的影响因素。

运行根据(7)式编制的SHIWEN程序,算出供热系统各节点温度,即可求得散热器的散热量以及室温对应于流量的变化关系。

供热系统流量、散热量与室温关系计算

 

用户名称 字串3

运行流量kg/(m2h)

 

失调度X

 

单位供暖面积散热量

 

平均室温tn(℃)

q(w/m2℃)

 

(%)

1-5

2.25 字串2

1.0

52.4

 

100

 

18

1 字串6

0.35

0.43

 

0.16

0.19

 

26.0

29.1

 

49.6

55.5 字串4

4.4

6.0

2 字串9

0.70

 

0.31

 

39.4

 

75.2

 

11.3

 

3

 

1.60

 

0.71

 

51.4 

98.1 字串5

17.5

4

 

3.20 字串1

1.42

56.1

 

107.1 

19.9 字串6

5

5.40

 

2.40

 

56.7

 

108.2

 

20.2

 

现举实例加以说明,一个地处北京的有5个热用户的供热系统,设定设计供回水温度为75/55℃,单位建筑面积的设计流量为2.25 kg/m2 h,选用813型铸铁四柱散热器。在设计外温-9℃下,各用户流量与室温、散热量之间的关系为表1所示:当运行流量只有设计流量的16~31%时,室温只有4.4~11.3℃;当室温维持值班采暖时(即+6℃),此时运行流量是设计流量的19%,实际散热量只有设计散热量的55.5%;当运行流量是设计流量的31%时,室温为11.3℃,实际散热量是设计散热量的75.2%。

这一计算结果,与美国SHRAE手册系统篇给出的关系曲线完全一致(见图1、图2)。该曲线横坐标为相对流量,纵坐标为散热器相对散热量 ,图1表示≤1.0的情形,图2表示>1.0的情形。在图中,供水温度为90℃,曲线1、2、3、4分别表示供、回水温差为10、20、30、40℃。不难发现,对于图1即≤1.0时,供回水温差愈大,曲线愈接近于线性;供回水温度愈小,流量与散热量的关系愈接近上抛物线。对于图2,>1.0,即大于设计流量的状态下,散热量增加并不多。

 

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权威指南在这里朋友圈热传垃圾分类列表 官方发声:错的!

近期,一张包含103种垃圾的垃圾分类列表在网上热传,在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这4个分类下,每一类都列出了20多种垃圾。因为内容详[详细]